靖州文化

  • 靖州花苗服饰素有“穿在身上的图腾,彩线写成的史诗”之美誉,其内涵深邃、图案精美、造型奇特、结构多样。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传统服饰的织、绣、挑、染工艺技法,在运用一种主要工艺技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技法,或挑中带绣,或染中带绣,或织绣结合,具...
    [靖州文化] 发表时间:2018-04-10
  • 地笋位于靖州县三锹乡的东部,坐落于蓊郁苍翠、连绵起伏的九龙山周围。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320多户,1700多人,其中苗族占总人口的99%,是三锹乡地域最广、人口最多的村。由东往西,依次有南山、九坡、黄泥岗、扒草、地笋、下地笋、上地背、下地背、大棒木、茶溪壕、马头...
    [靖州文化] 发表时间:2017-09-15
  • 一脚踏在云贵高原的高天厚土,一脚跨入湖湘山水的福泽之地,锹里这片神奇土地便横亘在湘西南靖州与黔东南交界的崇山峻岭之中,奇特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孕育了有着“中国民歌活化石”之称的靖州苗族歌鼟,也演绎和传承了有着“东方狂欢节”之誉的靖州苗侗芦笙节,苗侗芦...
    [靖州文化] 发表时间:2017-06-21
  • 婚礼是苗侗族个体生命礼仪之一。靖州锹里地区苗侗族的婚礼过程时间长(女方姑娘出嫁一天一晚,男方办酒三天三晚),礼仪繁琐,文化氛围浓厚,参加人员也众多。婚礼是一场大型的村寨之间、亲邻之间的集体性娱乐活动,更是一场文化活动,它维系着族群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承载...
    [靖州文化] 发表时间:2017-06-21
  • 锹里是在湘黔交界地区一片古老、神奇、美丽的地方。在锹里地区苗族同胞居住的苗寨有着浓厚的民族风情和色彩,其苗寨民居建筑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一体,苗寨民居顺应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依山傍水、背山而靠,在山峦叠嶂中聚居。这里连续三次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
    [靖州文化] 发表时间:2016-10-25
  • 茶棚对歌 老茶棚演新戏农耕时代,“坐茶棚”是苗族青年男女们社交恋爱的主要方式;是学苗歌、唱苗歌,比试肚才和智慧重要手段;更是历练人生不可或缺的一个过程。宋代陆游在其《老学庵笔记》中记载:“辰、沅、靖州蛮,男女未婚娶者,聚而踏歌曰:‘小娘子,叶底花...
    [靖州文化] 发表时间:2016-09-19
  •   1934年12月13日,红一军团二师、十五师和红九军团主力经通道县的晒口进入靖县新厂的溶洞,沿岩鹰坡、洛河、哨团到达新厂,在新厂与尾追而来的国民党军队交火。阻击敌人的追击后,随即兵分两路,日夜兼程向贵州挺进。右路部队经江边、炮团、潘团、薛家湾、南团到达...
    [靖州文化] 发表时间:2016-04-26
  •   在湘西南的靖州与贵州黔东南州交界之地,有一块被称之为“锹里”的神奇土地,生活着一个奇特的花苗支系族群,他们自称为“锹人”或“锹家”(史书中则将其称为“锹苗”)与山为邻,逐水而居,诛茅构宇,垦荒造田,躬耕于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据谱牒和碑文记载,...
    [靖州文化] 发表时间:2016-04-26
  •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平茶镇棉花苗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苗族歌鼟的发源地之一,这里小孩学歌、年轻人唱歌、老人教歌,已成为当地人与生俱来、世代相传的生活形式。在这里,住着一位德艺双馨的苗族歌师,苗家人“饭养身、歌养心”的生活形式,在他身...
    [靖州文化] 发表时间:2015-11-19
  • 保护、传承和发展原生态民歌,是尊重和保护民族多样性,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重要内容。可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发生改变,原生态民族歌手出现严重“青黄不接”,原生态民歌的传承越来越困难,有些甚至面临濒危失传的危险。目前,靖...
    [靖州文化] 发表时间:2015-10-10
首页 1 2 3 尾页 共29条信息/共3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