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交寨
从靖州县城往西南行驶42公里,到达靖州新厂镇。沿乡村公路一路南行,途经哨团、洛河、岩鹰坡,再溯溪而上,耳边传来潺潺流水、阵阵鸟鸣,穿过高山峡谷,展现在面前的是地势开阔的田坝。过了花桥,就到达列入国家民族保护村寨的地交村。
这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很久以前就有人在这里居住。现村里住着陆、梁、龙、潘四姓人家。他们是清朝乾隆、嘉庆年间,从靖城、三秋等地迁徙而来。全村现有4个组,120户人家,570口人。此前曾经有黄姓人家在此居住,但因家道衰落,人口骤减,不得不迁往他乡。
这里地理位置独特,南面翻过大坡界就是通道县的播阳镇,离广西三江不远。西面翻过大段岭就是贵州的黎平德胜乡。处三县交界之地,以前过往人员多在这里歇脚。东面蓑衣山通往锅冲乡,北面白山界通往新厂镇,四面的大山把寨子遮掩得严严实实。
村里住的都是苗族同胞。他们居住的大多是吊脚木楼,妇女穿着绣有花边的衣服,吃的是山中环保谷物,喝的是清澈的泉水,唱的是苗族歌鼟。由于山高路远,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小,仍保持着浓浓的苗族文化。
寨子的历史久远,有古桥、古庙、古树、古井、古石板路等。寨边的卡栗木、樟木、黄檀木、皂角树长达500年以上,枝叶繁茂,微风吹来沙沙作响,好像在滔滔不绝地诉说着寨子过去的故事。从寨内延伸到寨外四面八方去的石板路长达20多里,方便无数代来往行人。
寨子几易其名,很久以前叫“地招”。人们最先居住在形如龙头的山梁上,田坝中间有一圆形小山,四面的山梁伸下来对着它,恰似青龙抢宝;一条小溪酷似玉带,由西往南、由南往东、由东往北绕寨而过,意为招财之地;据说这里盛产大米,寨边卖米的担子摆了半里路长,故名叫“地招”。但因各种原因常发生火灾,为避灾祸,人们将其改名为“地焦”。解放后,土地回到村民手里,为书写方便,将其改为“地交”,并直到今天。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良好的生态环境,过去犹如世外桃源,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故长寿老人很多,随便数数,90岁以上老人5个,80岁以上老人20人。
人们将部分风景列为“八景”,并编成歌鼟颂之:
一景有座接龙桥,龙飞凤舞空中飘。迎来四面八方客,笙歌阵阵上九霄。
二景有个飞山宫,飞山爷爷显神通。劝告百姓多行善,太平缘于和睦中。
三景有蔸皂角树,皂角黄檀肩并肩。天寒地冻浑不怕,守护团寨近千年。
四景有座后龙坡,坡上坡下树木多。正二三月花开了,古树脚下唱山歌。
五景有口古水井,春夏秋冬清悠悠。早晚老少来担水,养育几多苗家人。
六景有块大娘岩,好似观音坐莲台。过路的人拜一拜,平平安安幸福来。
七景有个石板路,下到团寨上登天。古人积德来修路,留给子孙行万年。
八景有个大坡界,日头出来云雾开。往南望见三省坡,往北望见飞山寨。
寨内的景致美不胜收,寨内的传说耐人寻味。但知道这个寨子的人并不多,正所谓“养在深闺人未识”。如果你有时间可去地交走一走,或许会有不少收获和感慨。她也期待你去出高招,把山中的瑰宝保护好并发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