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走进靖州>靖州发展>详细内容

沃野织锦绣 产业竞芳菲——靖州发展特色产业纪实

作者:金刚 王纯一 龙星 张涛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28 16:29 浏览次数: 字体:

0f7abdd535104583a44b3a95c3e9966c.jpg

61c89af478eb4ac68a393a245c29364e.jpg

772785bc0f66441681a808c2bae8f93e.jpg

28eed5717a944adebd47d01d3e80ec0e.jpg

694790870da64e9c870d4851f8970b0d.jpg

7225b60ab7994c90bd7959045ad24d9b.jpg

25ef23e26077494a8b0b25902c0978e4.jpg

53f3217ab6574c9b86d9d450fe065d4f.jpg

b723ecd811d949c38b669ccfcb24c667.jpg

49af2bd1d7ec4ac1978614e74e5185b5.jpg

61de1482bb2f4409a5ca83298da6a81e.jpg

ab3cfd9935be4f58b0f37355204b4f28.jpg


    金秋九月,层林尽染,硕果飘香,是丰收在望的时节,也是靖州的最美季节。

    茯苓、杨梅、山核桃,俗称“靖州三宝”。近年来,靖州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做足资源文章,“农”头变“龙”头,特色产业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立足禀赋,厚植优势,政策给力特色产业发展

    山清水秀的靖州,有一串闪光的名片——“中国杨梅之乡”、“中国茯苓之乡”、“南方核桃之乡”……。杨梅誉满全国,素有“江南第一梅”之称,年产鲜果位居中南五省第一;年集散茯苓7.8万吨,占全国70%,出口占全国三分之二;山核桃种植面积居湖南第一,是“国家山核桃栽培与综合加工示范区”。

    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为靖州发展县域经济、推动精准扶贫的大课题。

近年来,靖州按照“发展特色经济,建设幸福靖州”的工作主题,把茯苓、杨梅、山核桃三大特色产业建设作为亮点工程来抓,出台了《靖州县茯苓、杨梅、山核桃产业发展实施办法》,启动每年整合2000万元扶持资金的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着力打造特色靖州品牌。按照“保价格、拓市场、稳面积、扩基地、做品牌、强公司”的思路,整合资金,强化科技支撑。积极培植营销大户,扶持龙头公司和新型合作组织,构建销售网络,着力解决营销问题。加大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建设,“靖州三宝”产业基地规模逐年递增。

目前,全县形成了以坳上、艮山口、江东为中心的杨梅产业核心区;以横江桥、新厂、大堡子为中心的山核桃产业核心区;以太阳坪、排牙山为中心的茯苓产业核心区。

政策给力,产业提升。自此,茯苓、杨梅、山核桃焕发出勃勃生机,三宝产业发展一路高歌,风生水起。

“过去,一年的杨梅只能换几个‘油盐钱’。”梅农周宗明说,以前起早摸黑,挑着箩筐上街兜售,价格低还卖不掉。现在,通过多渠道营销,尤其是举办杨梅文化节,现在的杨梅不仅不愁卖,价格也一路看涨,梅农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以特色产业为媒介,丰富发展新内涵。靖州探索“五位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即“加工园区+种养基地+科研中心+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把产业及产业园区发展作为第一主战场,按照“一区三园”发展模式,建设一个工业集中区,包括茯苓科技产业园区、杨梅生态产业园区、甘太综合加工园区三大特色园区,对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

近3年,园区累计投资6.48亿元,开工建设面积1000亩,三大产业年产值分别达到了12亿元、8.3亿元和4.5亿元。

创新驱动,链条延伸,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2017年6月,靖州茯苓专业协会会长王先有通过微信联系南非的茯苓种植户,询问茯苓生长情况。自2015年靖州茯苓纯菌丝种首次走出国门落根非洲,如今已在非洲2个国家大面积种植,预计今年鲜茯苓年产量超过1万吨。

2015年,福建药材种植商选中茯苓纯菌丝种“湘靖28号”,飘洋过海带到了非洲。“湘靖28号”由王先有牵头研发,曾搭载神州十号进行太空育种,原本生长期为1年的靖州茯苓在非洲9个月就能成熟采挖。试种当年,靖州茯苓在马达加斯加大获成功。去年,靖州茯苓又被推广至南非。

 科技助力,创新驱动,靖州特色产业发展步履坚实。重点实施茯苓菌种选育、茯苓种植GAP基地认证、茯苓GMP规范性生产、茯苓系列产品研发、杨梅保鲜技术、山核桃早实丰产技术、杨梅果酒发酵技术等10项目科研项目。“茯苓栽培加工技术与产业化”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核桃嫁接提早挂果技术为全国首创。航空茯苓、航空杨梅的选育和试验项目进展顺利。同时,把种植加工技术做成标准,制定发布湖南省杨梅系列地方标准3项。靖州木洞杨梅品种选育与推广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怀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中国茯苓科技产业园正在建设全国最大的茯苓交易中心、茯苓万吨中药饮片厂、茯苓科技研发推广中心等重点项目。湖南一品东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饮料生产初加工、植物提取深加工,打造了一条从中级到高级的完整产品生产线;湖南补天药业,从茯苓菌种培养、茯苓规范化种植,到茯苓饮片加工、口服液胶囊生产,公司已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链。

在杨梅生态博物馆内的湘百仕酒业有限公司,一条条杨梅酒生产线有序运转。公司董事长陈万能介绍,2014年,公司启动扩产,现已达产。扩产前,产能是120吨600万产值,现在已经达到3000吨1.2个亿的产值。扩产前,收购农民杨梅200吨,现在可达1200吨,如果全部达产后可收购杨梅6000吨。

擦亮品牌, 丰富业态,“绿色银行”鼓起农民“钱袋子”

 今年杨梅节期间,后山溪杨梅基地,一拨又一拨游客上山品梅,满载而归。

2014年前,靖州杨梅虽小有名气,但市场占有率不高。近年来,靖州着力擦亮产品品牌,“靖州杨梅”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注册。“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靖州杨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价格‘噌噌’往上涨。”梅园新村公司负责人吴长春说。

 叫好又叫座,品质是关键。为指导本土杨梅提升品质,靖州制定杨梅生产系列地方标准,普及标准化种植,不打农药,不施化肥,采取物理办法防治病虫害,保证杨梅无毒、无残留、无污染。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打造农产品区域品牌,创建中国驰名商标和省级品牌、商标、地理标识等13个。靖州茯苓”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靖州杨梅”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

丰富业态,效应倍增。靖州探索出“加工园区+种养基地+科研中心+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五位一体现代农业新业态,实现产业融合,农民增收致富。杨梅生态产业园建设20家杨梅冷链物流企业,5大杨梅产业基地(研发基地、品种园基地、十万亩种植基地、万亩绿化苗木基地、千亩杨梅良种苗木繁育基地),6个杨梅酒庄,10个杨梅特色村寨,100个杨梅农家客栈。产业园按国家“5A”级景区标准规划,建成集产业园、观光园、博物园、文化园、植物园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特色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商贸物流业。商业业态不断丰富,专业商场、专业店、专卖店、超市、餐饮网点、宾馆酒店、快递配送等产业愈发兴旺。

物流企业纷纷进驻靖州。“顺丰速运”、“德邦物流”相继落户,包装、印刷、冰袋、冷链等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产业发展,群众受益。快速发展的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

  坳上镇响水村贫困户周宗柱,自县里举办杨梅节以来,就开起了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现在家里有了10个接待床位,能招待10桌客人用餐,每天宾朋满座。“现在生意这么好,脱贫没问题,致富有希望。”老周高兴地说。

    藕团新街山核桃专业合作社5400亩核桃林帮社员“网”住了财富,“兜”住了幸福。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到6.2万亩,总产量4.6万吨,实现核桃产业综合产值超亿元。

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脱贫攻坚不断提速。 目前,全县杨梅产业带动贫困群众1.1万人,茯苓产业带动1.2万人,山核桃产业带动9200人,人均分别增收3600元、12000元、3200元。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扶贫,到去年底,全县减少贫困人口24887人,贫困发生率降至9.2%。

   迎风展翅腾空起,乘势跨越上青云。发展特色经济,建设幸福靖州,靖州在产业转型升级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前景可期。